杏运平台

杏运平台网站xml地图

科学研究

科研管理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国科发监〔2020〕37号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经商财政部🛳,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一)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二)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 💖、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三)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𓀁,可增加到10%的权重👨🏽‍🔬;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可增加到30%的权重❄️;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可增加到50%的权重🧝🏻‍♂️。具体权重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以下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上述期刊、学术会议的具体范围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或技术领域选定🤼‍♀️。对于“三类高质量论文”的研究成果,可按高质量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发挥同行评议在高质量成果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二、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评审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立项评审注重对项目(课题)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课题)合同约定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

  (四)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不把论文作为申报指南👨🏼‍🦳、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不得要求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

  (五)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重点填报代表作对相关项目(课题)的支撑作用和相关性🎞;在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环节,重点考核评价代表作的质量和应用情况。

  三、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突出支撑服务能力。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

  (六)对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对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七)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八)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四🥷🏻、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使命完成情况。注重评估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和宗旨目标的情况,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九)对于技术研发类机构🌽,注重评估在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绩效👶🏿⛎,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十)对于社会公益性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绩效🧘🏻、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十一)对于基础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代表性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0篇🙅🏽‍♂️。

  五🤷‍♀️🖌、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突出成果质量和贡献。注重评审相关科技成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

  (十二)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十三)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

  (十四)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六、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

  (十五)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十六)对于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注重评价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十七)对于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𓀑,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篇🪕。

  (十八)其它科技人才计划也要落实分类评价要求☂️。

  七🔬🖖🏼、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十九)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进领军期刊建设,培育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鼓励创办高起点英文期刊🐗,提高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质量;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鼓励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在高质量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二十)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管理和学术信誉差、商业利益至上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八、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

  (二十一)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该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二十二)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对于违反规定的,追回奖励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

  (二十三)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论文发表情况的核验🚴🏻🍄。

  (二十四)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要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以及与项目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审核;对于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等的论文,要从严审核、加强管理。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

  九、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二十五)开展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存在严重“唯论文”问题或存在奖励论文发表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处理并责令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对该单位论文发表的资助🀄️🏙。加强对咨询评审专家的培训引导👨🏻‍🎓,对项目评审中存在“唯论文”现象的,及时予以纠正。

  (二十六)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发布后,对论文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挂名”的🧑🏼‍🎓,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二十七)加大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允许过度宣传论文发表情况,不提倡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



杏运平台